事业单位改革会让环保产业受益吗?


国务院5月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对事业单位聘用体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做出了新的规定。7月1日,这一法规开始正式执行,受到了广泛关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总编傅涛曾经表示,环保产业是公共服务外部化产生的行业,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产业,事业单位的改革必然会对环保产业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得好会让我们民营企业有更大的扩大公共服务的入口,改革不好也会形成国进民退”。那么这次的改革,是否会让环保产业受益呢?

本次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对象是员工的身份问题。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告诉中国水网记者,多年的“双轨制”给事业单位员工带来优于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障,事业单位的身份是员工最在意的。如果市场化改革中,触动到了员工最根本的利益,必然遭到员工的反对。这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难以推进的根源。新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打破了“双轨制”,使事业单位的身份与企业并无差异,企业化改革便不再触动员工的根本利益。“人一旦激活了,阻力变小了,对环保产业市场化改革是利好的。”金永祥说。

对于环保产业,傅涛认为环境公共服务理论上应该废除所有的事业单位,目前中国环境服务缺乏有效内部监管的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后形成的“新企业”需要与政府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服务采购关系。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全面的事业单位改革为环保事业单位企业化破除了最大的阻碍,“会推动政府采购公共服务,促进环境服务外部化。同时对混合所有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资深战略管理专家代维昭认为,事业单位更多地进入市场将对环境产业混合所有制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因为事业单位往往具备比较好的政府资源,而且有很多的优势资产,这对于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改革后的机制能够盘活企业资产、激发企业活力,为混合所有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另外代维昭介绍,目前一些企业对混合所有制仍持观望态度,事业单位的改革从客观上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国有企业在我国环境领域仍占有主流地位,很多国企的活力得不到释放,探索混合所有制道路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但困于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操作方式。